开云集团官网(中国)官方网站新闻网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媒体兰理工 > 正文>
媒体兰理工
中国教育报:开云集团官网(中国)官方网站:传承红柳坚韧品格 履行立德树人使命
来源:
浏览:
2019-08-30


开云集团官网(中国)官方网站创建于1919年,是甘肃工科教育的发轫地。数代工大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西部,艰苦创业,秉承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人民需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投身建设西部名校的实践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8万工程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一、“红柳精神”涵师德建设

红柳是西北地区一种普通而特有的植物。在风沙肆虐、干旱少雨的西北高原,红柳不畏干旱盐碱,无惧严寒风沙,其超强生命力成为学校坚守西部、立德树人的精神象征。

红柳精神铸就坚韧顽强的品格学校曾几易校名、数迁校址,依靠租赁校舍艰苦办学、兴办实业,在风雨如晦中自小而大,报国图存。1919年,肇创学校的测绘学专家牛载坤,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实业救国,培育人才;化学专家水枏、城市与建筑规划大师任震英、著名教育家赵元贞、数学家段子美等仁人志士,身处西北一隅,坚守爱国理想,履行教育使命。1958年改组为大学后,学校承前启后、砥砺奋进,包括教育名家李之钦、张德邻、陈剑虹和专家学者沈世瑶、曹鹍、刘振全、程兆雪、杜兆年等144名教师发扬西迁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大三线”建设的号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学校汇聚优秀师资,积淀大学底蕴,在陇原大地谱写了一曲曲红柳赞歌。

红柳精神激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学校数代师生员工身上体现出的精神特质如同西北高原上的红柳一样,充满了战风沙、斗严寒、耐酷暑的时代印记。创办大学前的四十年,学校教职工依靠租赁校舍、肩扛背驮到黄河取水艰苦办学。创办大学的经济困难时期,教职员工自己垦荒种菜,自己动手修建校舍,自制教具,自编教材,硬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在昔日的乱骨堆岗上建成了大学。特别是1965年机械工业部接管学校后,来自首都北京、白山黑水、大江南北的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如我国水力机械学科带头人曹鹍、著名焊接专家沈世瑶,以及“亚洲焊王”陈剑虹等青年才俊,纷纷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自愿来到贫瘠落后的西部建功立业。他们扎根西部、艰苦创业、教书育人、默默奉献,许多人献了青春献子孙,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如同红柳一样的精神特质。

红柳精神彰显新时代力量。正是代代传承的“红柳精神”,为学校事业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滋养,得到了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在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审核评估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各专家组高度赞扬“红柳精神”在办学治校中的显著作用。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贡献大”,历届校友将“红柳精神”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红柳精神”在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彰显出蓬勃向上的新时代力量。

二、“红柳品牌”聚焦立德树人

助推教风学风建设。自2008年开始,学校启动“红柳人物”系列宣传,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以先进的事迹鼓舞人。目前,累积宣传报道师生典型千余人次,编印系列书籍六本,在校内形成了尊师重教、赶超先进的时代正能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依法治教,爱岗敬业,学高身正,教书育人”的教风和“诚于态度,谨于理论,勤于实践,志于成才”学风与“红柳精神”一脉传承,成为蕴含在师生身上的特有气质。

激励师生奉献西部。学校坚持将“红柳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教育引导师生热爱西部、扎根基层。70%的毕业生投身西部大开发,涌现出载人深潜英雄傅文韬、首届“甘肃省科技功臣”李维谦、一家三代奉献国家航天事业的柳晗等杰出代表。学校坚持将“红柳精神”纳入师德师风教育体系,以“全国师德标兵”杜永峰教授为代表一大批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激发了青年教师创业育人的理想抱负,不仅顶住了“孔雀东南飞”的压力,而且使师资水平位居甘肃高校前列。“红柳学科计划”“红柳人才计划”“红柳大讲堂”《红柳颂》等文化品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学校以“红柳精神”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全育人”和“对标争先”等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每年选树表彰“师德标兵”,致敬奖励从教三十年教师,有效激发了师生见贤思齐、开拓进取的价值追求。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易班共建示范高校”等荣誉,培育了1个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党支部入围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内涵建设持续加强,被教育部评为“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10多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和住建部评估,跻身“第一方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催人奋进。进入新时代,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用“红柳精神”凝心聚力,加强内涵建设,争创一流业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8/30/content_523553.htm?div=-1